close
【科學向未來】
剛剛過去的全國科技活動周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 物理所 )的公眾日活動受到瞭參觀者的高度好評:科學相聲劇、用烹飪演示科學知識、表演觀賞性很強的大型物理實驗、科學傢讀書會 打破瞭科普活動看演示、聽報告、參觀實驗室的常規模式,讓公眾在笑聲中瞭解科學知識,在驚奇中體會科學精神。據瞭解,物理所的科普團隊隻有兩個相對固定人員:綜合處處長魏紅祥和處長助理成蒙。他們的科普傳播經驗,能不能被復制、推廣?又有哪些難題需要解決?
讓公眾笑著學物理
記者:這次物理所公眾日活動特別豐富,接待參觀人次超過瞭8000人次,我看到很多科研人員和學生都參與進來瞭。
魏紅祥:的確。我還承擔所裡很多其他工作,隻能部分參與,固定的人員隻有成蒙。不過很多研究人員和學生參加到活動中來,我們兩個更多是進行策劃和組織。比如 科學與烹飪 環節中主講的哈佛大學教授和我們所研究員有合作,通過他約請來的,大部分活動的主力都是研究生。
記者:研究員的工作都很忙、研究生的學習任務也很重,大傢為什麼還這麼重視科普?
魏紅祥:首先,我們想讓公眾瞭解到物理是有用的、好玩的。我們發現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物理,認為物理是背公式、做習題,不僅枯燥難學而且無用。其實物理這門學科是幫助人們瞭解神奇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 利器 。我們面對的很多疑問,比如天空為什麼是藍的、黑夜為什麼是黑的?大都能在物理中找到答案。物理是科學大廈的起點和基礎。我們生活中享受到的各種便利,例如高速列車、無線通信等,其基本原理無不來自早期的物理發現。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公眾日活動,讓更多人愛上物理、愛上科學。當然,其中也有想讓更多學生選擇物理專業、給研究所招到更好生源的 私心 。
其次,作為公立科研機構,我們的科研經費大部分是國傢財政支持的縱向經費,也就是納稅人的錢。那麼,我們進行瞭什麼研究、取得瞭什麼成果?對大傢的生產、生活,對國傢和民族作出瞭哪些貢獻?這些問題是要對公眾有交代的。
再次,我們發現一些學校和培訓機構的物理課程的知識體系比較陳舊,有些表述甚至是錯的。物理所站在物理學研究的國際前沿,本身就是科學的發現者、技術的創造者,我們理應把這些最新的進展介紹給公眾,普及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讓公眾能夠更加理性地分析、看待身邊的問題。
推薦
讓更多人參與到科普中來
記者:物理所2016年公眾日排演瞭 喜羊羊科技大戰灰太狼 ,今年除瞭戲劇這種表現方式,還把國傢級大廚請到現場,讓大傢對科普的形式有瞭新的認識。
魏紅祥:其實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開發更多科普形式,讓不同年齡、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公眾都能獲得物理知識。比如,兒童劇是針對小朋友設計的,科學互動實驗是為中學生準備的。在日常科普工作中,物理所推出瞭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精選的物理知識,並通過每周日舉辦線上科學日等活動,讓更多人收益。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學校和培訓機構的科學教師都把我們線上科學日的內容作為備課的數據庫瞭。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有30多萬人次關註瞭我們公眾號,其中有超過7萬的物理學科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全國物理類本科生和研究生大概隻有13萬人左右。
記者:你們在科普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成蒙:人員不足。雖然很多科研人員對科超省錢普很有熱情,但他們科研工作也非常緊張,很難拿出專門時間作科普,因此科普工作難以固定化、常態化。
魏紅祥:但我覺得對科研人員作科普也不適宜做硬性規定。首先,不是所有科研人員都適合作科普。淺顯易見、深入淺出地進行科學傳播是需要訓練和培訓的,晦澀地科普有時反而會傷害公眾對科學的熱情。其次,科研人員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研究,當兩者在時間、精力上發生沖突時,還是要以科研為先。我身邊很多科研人員作科普都有這樣的曲線:剛回國時科研任務不重、傢庭負擔不大,科普熱情高、時間也多一些;隨著科研任務加重,科普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研究人員在50歲以後,特別是退休後,願意拿出更多時間作科普。我覺得還是應該尊重科研人員工作發展曲線,找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記者:那麼,該如何解決人員緊張這個問題呢?
必買推薦
魏紅祥:我們建立瞭研究所科學傳播協會,吸收瞭很多學生加入科普團隊。我們所有800多名研究生,現在協會有100多人。有任務時在群裡喊一聲,總能得到大傢的積極回應。
記者:科普基本是義務勞動,會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
成蒙:從我們收集到的反饋看,大傢還是很喜歡加入我們科普團隊的。研究生進入研究所後,基本就進入各個研究室,和其他研究方向的同學接觸的機會不多,科普團隊給大傢提供瞭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而且,隨著我們科普活動逐漸豐富,對外接觸的機會也大大增加,能夠讓大傢積累社會經驗和閱歷。
科普專業化中需要破解的問題
記者:不少傢長提出,公眾日活動每年隻辦一次太少,能不能每年多辦幾次?
魏紅祥:我們也接到不少這樣的反映。但實話實說,非常有難度,畢竟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科研,舉行這樣的大型活動對科研肯定有影響。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們確實人員不足。
記者:研究所能否成立公益性企業來策劃、組織科普活動,或與商業公司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
魏紅祥:這確實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科普專業化要求必須有專門的人做專門的事。這兩個 專門 如何達到?就單個研究所來講,不太可能成立下屬企業專門作科普。和商業性傳播公司合作這個想法不是沒有人提出過,這或許能成為科普專業化的一條道路,但其中有很多政策不明朗的地方 作為公立科研機構,我們有科普的義務,和公益性組織、機構合作沒問題。但和商業公司合作就需要考慮,比如我們制作的線上公眾日內容,從來沒有收取過下載費用、沒有強調過版權,我們認為隻要能把正確的物理知識傳播出去就好。但如果和商業公司合作,他們肯定是要營利的,如何把握尺度?
記者:這兩年公眾日活動中已經有一些比較好的兒童劇的腳本,比如剛剛提到的兒童劇《喜羊羊科技大戰灰太狼》,相聲劇《真理的名義》等。現階段有沒有可能到劇院駐演呢?
魏紅祥:這個方案我們是想過的。其實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看的科技劇非常少。我們曾經想過完善劇本,做成系列科普劇 但這個工作必須由專業劇團來牽頭完成,我們提供科學實驗設計、科學裝置開發及科學原理解釋等方面的工作。
一個難題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科普能不能賺錢的問題:如果票價定得高,老百姓難以承受;如果票價定得很低,就要有相應補貼,但這個補貼從哪裡出?
另一個問題是現在做科普的企業雖然多,但紮紮實實做內容的還不多。也有一些商業公司主動找我們要求合作,但要開始投入、磨劇本的時候就退縮瞭,因為可能掙不到錢。我想,中國的科普行業也有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希望能有更多有情懷、有素養、有擔當的科普機構能夠盡快成長起來,做大做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大傢齊心協力,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內容。
(本報記者 齊芳)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